
激光測距傳感器,其工作原理基于飛行時間的測距技術TOF(Time-of-Fligh),他通過發(fā)射特定波長的激光脈沖,并測量該脈沖從發(fā)射到反射回來的時間來確定目標距離,激光脈沖的速度已知的(光速約為3*10 ^8米/秒),因此通過測量脈沖的飛行時間,可以計算出距離。
目前在工業(yè)上用途上主要有兩種算法途徑,一直是脈沖式測距(dTOF),另一中是相位差測距(iTOF)。
脈沖式測距(dTOF)直接測量光脈沖發(fā)射到接收的飛行時間的飛行時間差計算距離,電路實現(xiàn)相對容易,測量頻率快,精度約2-3mm。
相位差測距(iTOF)通過測量光波的發(fā)射端與接收端正弦波的相位偏移來計算物體距離,相位偏移與物體距離成正比。這種算法相對復雜,測量幀率最快20Hz以內(nèi),最遠距離可達40米,精度約為1-2mm。